5月28日,2025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峰会暨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会换届大会在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隆重举行。黄河交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杨行炜,理事会办公室主任李宝山,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齐瑞强,产教融合管理处副处长于建军应邀参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政、校、行、企代表共襄盛举。
本次峰会由中国市场学会、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广东省人才交流协会指导,大湾区产教联盟主办,广东科技学院承办。峰会围绕“数智赋能产教融合创新”展开研讨,汇聚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何宪,国务院原参事、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江舟等嘉宾,共同探讨数智时代产教融合新路径。
开幕式上,国务院原参事许琳在致辞中从政策角度分析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突破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制度壁垒,建立起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则提出“三点期望”,呼吁各界携手打造大湾区产教融合新高地。
大会现场,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何宪,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江舟,中国市场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夏杰长,鹏城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华南设计创新院王勇,美的集团库卡中国教育行业总经理陈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教授欧阳丽进行了主题报告,从政、校、行、企不同角度带来精彩报告分享,为产教融合的改革与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与启示。
大会展示了大湾区产教联盟成果,发布了数智化产教融合服务平台,汇报了低空经济与跨境电商示范型产业学院项目,分享了大湾区产教联盟会员单位成果,部分会员单位还在现场进行了产品实体展示。
大会举行了大湾区产教联盟与中国市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及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5)》项目、产学研共建产教城融合智能体项目、校企合作“五金”建设项目、大湾区实践基地建设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双千计划”合作项目、港澳高校与内地高校合作项目。
圆桌对话环节,在场嘉宾围绕“数智赋能产教融合发展与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呈现了一系列创新性方案和实践经验。
会上,黄河交通学院代表结合学校“新工科”建设实践,与参会院校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交通大数据等专业群的产教融合经验展开交流。杨行炜表示,大湾区的前沿产业实践为学校产教融合的深化与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学校将借鉴大湾区先进经验,重点在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物流等领域深化校企合作,加速构建“专业—产业—就业”联动机制,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