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黄河交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组织了两场次专题培训活动,分别围绕“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和“青年教师职业规划与职称评审”展开,旨在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与职业发展水平。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艺术设计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
首场培训特邀超星集团学习通平台高级讲师马玉笛围绕“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主题进行分享。她结合国家教育数字化政策,详细解读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趋势,并通过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基础》、贵州医科大学“智慧绿脉”项目等典型案例,展示了知识图谱、AI助教、个性化学习等智慧课程建设成果。马玉笛还重点介绍了AI工具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应用,如智能备课、AI出题、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等,并演示了任务引擎、情景对话等创新功能。她指出,智慧课程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以及学习支持的个性化,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培训现场,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结合自身课程特点探讨AI技术的应用场景,气氛热烈。
第二场培训由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温少挺主讲。他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职称评审的核心要点与实用经验,内容涵盖材料准备、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成果凝练等关键环节,为青年教师开展职业规划和晋升职称提供了针对性指导。参会教师纷纷表示,两场培训内容务实、贴近需求,对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此次培训为黄河交通学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通识教育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探索AI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逐步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新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学院还将持续开展此类培训,进一步推动教学创新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