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黄河交通学院第十三期多学科融合创意沙龙活动”在东校区27号楼309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围绕“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与智能化监测”主题展开研讨。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李永亮,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伟,交通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卫亮、院长助理武创举,经济管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高卫亮主持。
高卫亮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研究方向及预期成果,希望通过报告分享,加深学院教师对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与智能化监测的理解与认识,努力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交流平台。
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李永亮在传达活动精神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头脑风暴的力量,从多维度、多视角对活动主题展开深度思考;希望参会者能畅所欲言,让每一个独到见解都能在交流中得到重视和探讨。他强调,科研项目要侧重研究和展示其应用价值,紧密贴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实际。
在科研成果分享环节,智能工程学院倪龙飞和交通工程学院韩露、卢长远、任利敏教师依次就“基于实时图像的山区高速公路危岩崩塌监测系统的设计”、“一种用于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的真空保温管片”、“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韧性与产业转型研究”、“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分享了科研成果和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融合方面取得的实践经验,不断激发参会者深入研讨。李永亮、李伟、席晗、王润怀、王留山等先后进行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高卫亮对分享教师展现出的扎实学术功底与敏锐洞察力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本次沙龙主题紧扣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和申硕攻坚任务。
李永亮总结发言指出,各研究团队应进一步聚焦申硕任务和交通运输等重点学科建设,持续深化研究内容,产出更多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加强学院之间、学科之间的协作创新,整合资源形成科研合力;注重科研成果的总结与转化,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升学校科研的社会影响力,为申硕攻坚任务和重点学科建设筑牢坚实基础,切实落实好学校“1368”方略。